在金融機構辦理貸款或授信時,為了降低風險、確保資金安全,銀行常運用「授信 5P 原則」來評估借款人。這套方法源自國際銀行的風險管理制度,透過五個面向全面檢視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與誠信。
什麼是授信5P原則
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到,在處理房地產貸款時,應當根據「授信 5P 原則」來進行風險控管,避免貸款資源流向非真正有需求的人,同時確保銀行風險可被控制。簡而言之,要通過銀行貸款的審核,借款人必須在「個人狀況、借款目的、還款能力、抵押品安全、未來前景」等五個方面符合要求,才能增加成功核貸的機會。
P 項目 | 中文名稱 | 重點說明 |
People | 借款人 | 評估貸款人(或企業負責人與保證人)的信用狀況、財務實力、經營能力與往來紀錄 |
Purpose | 資金用途 | 確認貸款用途是否合理合法並具體明確,避免資金挪用 |
Payment | 還款來源 | 必須評估借款人是否具有穩定且足夠的現金流與償債能力 |
Protection | 債權保障 | 透過擔保品、保證人或信用保證基金等方式保障銀行債權,降低風險 |
Perspective | 授信展望/前景 | 評估產業與借款人未來成長與償債前景,是否具盈利能力與持續經營潛力 |
授信 5P 原則-Person(人格 / 品格)
銀行首先會評估借款人的人格特質與信用紀錄。
- 是否有良好的信用評分?
- 過去是否曾有逾放、呆帳或違約紀錄?
- 借款人是否誠信可靠?
這部分通常透過 聯徵中心信用報告 或過往金融往來紀錄來判斷。
授信 5P 原則-Purpose(貸款用途)
銀行需要了解借款人為何需要資金。
- 是購屋、購車、經營事業,還是週轉資金?
- 貸款用途是否合法、合理?
- 是否與借款人的職業、財務狀況相符?
明確且正當的貸款用途,有助於銀行評估風險。
授信 5P 原則-Payment(還款能力)
銀行最關心的重點:借款人能否按時還款。
- 主要收入來源:薪資、營業收入、投資收益。
- 現金流量是否穩定?
- 每月負債比率(DBR)是否過高?
通常銀行會檢視借款人 財務報表、薪資單、扣繳憑單 等,以判斷還款能力。
授信 5P 原則-Protection(擔保 / 抵押品)
為降低風險,銀行會要求一定的保障措施。
- 有無房地產、存款、保險單作為抵押?
- 是否有人提供連帶保證?
- 抵押品的價值是否足以覆蓋貸款金額?
這部分是銀行控管風險的最後一道防線。
Prospect(前景 / 發展性)
除了當前狀況,銀行也會看借款人的未來發展。
- 借款人所屬產業前景是否穩健?
- 個人或企業是否具備成長潛力?
- 宏觀經濟與產業趨勢是否支持其還款能力?
例如,一家 AI 科技新創公司,若有穩定客戶與長期訂單,前景就會被視為正向。
授信 5P 原則 的用處
主要在於銀行或金融機構進行風險管理與決策時,能夠透過這五大面向,全面評估借款人是否值得信任與放款。以下整理其實際應用:
保障金融機構資金安全
- 核心目的:降低呆帳風險,避免資金無法回收。
- 做法:透過審核借款人的信用紀錄(Person)、還款能力(Payment)、擔保品(Protection)等,確保借款人具備履約能力。
提升授信決策品質
- 統一標準:5P 原則作為通用框架,讓授信人員在審核貸款時有一致的依據。
- 減少偏差:避免因主觀印象或單一資料判斷,導致錯誤決策。
協助政策性貸款精準發放
例如台灣的 新青安貸款,銀行可藉由 5P 原則確認:
- 借款人是否真為自住需求(Purpose)
- 是否具還款能力而非炒房(Person、Payment)
- 是否需要額外保障(Protection)
藉此確保資源流向真正需要的青年與首購族。
建立長期客戶關係
- 展望未來(Prospect):銀行不只看當下,更會評估借款人的事業或產業前景。
- 實際效果:對具成長潛力的客戶,銀行可能願意給予更優利率或較高貸款成數,形成雙贏。
提升市場信心與穩定性
- 金融業若能廣泛運用 5P 原則,能有效降低整體放款風險,避免因呆帳潮導致金融體系不穩。
- 這也間接保護一般存戶與投資人的利益。
👉 總結來說,授信 5P 原則是金融業的風控核心工具,既保障銀行資金安全,也能幫助借款人獲得合理且公平的貸款條件。
如何培養好自己的5P貸款條件
要讓自己在 5P 授信原則 下更容易獲得銀行貸款,其實就是把自己打造成「優質客戶」。以下分別從 5P 的角度,整理具體做法:
1. Person(人品、信用)
- 建立良好信用紀錄:避免信用卡遲繳,保持良好的信用評分(聯徵分數)。
- 穩定的工作與收入來源:銀行偏好有固定薪資的上班族,或財報穩健的自營業者。
- 避免負債比過高:例如信用貸款、卡債過多會降低貸款成功率。
2. Purpose(貸款用途)
- 明確用途:若是購屋貸款,要清楚標示「自住」而非投資,銀行對自住需求較寬鬆。
- 符合政策優惠:如台灣的新青安貸款,明確表達首購、自住需求,更容易符合資格。
3. Payment(還款能力)
- 維持良好的負債比:一般建議「月付金額/月收入 ≤ 35%」。
- 提升收入來源:可透過副業、投資理財、增加存款證明等方式,展現償還能力。
- 提供財力證明:如存款明細、資產清單、保險或投資紀錄,讓銀行覺得更有保障。
4. Protection(擔保品)
- 提高自備款比例:頭期款付得越多,銀行風險越低,核貸意願更高。
- 選擇保值性高的資產:銀行偏好位於精華區域、不易貶值的房屋作為擔保品。
- 避免瑕疵擔保:如產權不清、共有持分,會降低銀行承作意願。
5. Prospect(前景)
- 展現長期發展性:例如穩定的職業(公務員、醫師、科技業)或有持續成長的公司。
- 維持產業競爭力:若你的職業或公司屬於未來趨勢(如 AI、綠能),銀行會更看好你的還款前景。
- 規劃財務藍圖:可向銀行展示未來的收入、投資或償債計畫,增加信任度。
✨ 簡單來說:想貸款更順利,就要在「信用乾淨、收入穩定、用途明確、擔保充足、前景良好」這五方面同時加分。
蕭向緯 0919085755
(113年登字475499號)
有問題歡迎加入我的 房地產 Bingo Line @ : @275ztxdx
進行討論。
或是直接掃描 Qr Code 直接加入『房地產免費交流學習群組』

加入注意事項:
本群組為匿名群組,彼此之間無法加入好友,但加入群組前需要填寫個人資料。不定期舉辦教學活動,如有興趣參加可以再行參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