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台灣上市股票來說,慣例都是一年除權息一次,目前唯一有特別不同的就是每季除權息一次台積電。一些有投資股票型的ETF,可以每季除權息,通常都是把一年應該除權息的金額分成四次發放而已,實際來說並不是分成四次除權息。
為什麼要除權息?
我們之所以買股票,其實就是投資該上市股票的公司,所以如果該公司有賺錢,那麼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分錢給所有的股東?答案就是『除權息』。所以簡言之,除權息就是股東合理取得收益的方式。
除權息是什麼意思?
除權息其實背後有兩種意思,一種是除權,另外一種是除息。兩種其實都是上市公司發放利潤給股東的方式,那我們就仔細來觀看看看這兩種除權息方式有什麼不同?
除息是什麼?
除息講簡單一點就是發放股利,用更簡單的一句講法就是『發錢』。所以公司選擇除息,那麼就表示在除權息當天會發錢,雖然實際上你要領到錢應該是兩個工作日後。不過除權息當天,股價就會先扣被扣塗掉應該要發的價格。通常又叫做發放『現金股利』
除權是什麼?
除息其實就是發放股權,用更簡單的一句講法就是『發股票』。如果公司選得是發股權,那麼就會用股權的方式來進行發放,這時候又叫做發放『股票股利』
除權息的種類
通常公司有四種選擇:不發、發現金股利、發股票股利、同時發現金跟股票
如何查詢除權息日?
一般的選股軟體其實都查詢得到各檔股票的除權息日子,不過如果你對於不同券商的軟體還不熟悉使用的話,不如使用公開資訊觀察站中的資訊,裡面就有很多免費的資訊可以查詢,那我就先帶大家去看看,如何查詢除權息日
第一:先到公開資訊觀察站
第二:輸入公司股票的『代號或簡稱』後,點選『查詢』

第三:開啟網頁後往下找尋『最近期股利分配』

除權息的流程
公司要開股東會前,因為要製作股東會的名冊,可是有些股東會把股票借給別人變成融券,所以為了名冊製作的完整,就會強制融券回補。

名詞 | 解釋 |
最後回補日 | 股東會前融券回補的最後日子 |
停止融券 | 在這段時間禁止融券 |
最後過戶日 | 股東會前股票過戶的最終日子 |
停止過戶 | 股東會前這段時間禁止過戶 |
股東會日期 | 這天開股東會 |

名詞 | 解釋 |
最後回補日 | 除權息前融券回補的最後日子 |
停止融券 | 在這段時間禁止融券 |
最後買進日 | 在市場上如果想要參與除權息的人這天是買進股票最後一天 |
除權息交易日 | 這天股票價格會出現下跌,也就是發出股利、股權後的價格 |
最後過戶日 | 最後買進日買進股票的人,這天會是過戶的最後一天(避免有人沒錢) |
停止過戶期間 | 這5天可以買賣股票,但是股票不會進過戶 |
除權息基準日 | 按照這天的股東名單,確定是否配息 |
股利發放日 | 通常這一天會發放股利,有些發放方式不同而有所異 |
其實如果仔細觀察,就會發現其實股東會與除權息的一些流程都是有點相似的,所以兩個相似的流程放在一起可能就會省事不少,所以大部分公司都會在差不多的時間去處理類似的事情,所以一些名詞,就一起解說吧。
第一 最後回補日
很多人的股票被拿去做融券的借貸,所以最後回補日就日設定這個日子,把所有的融券都回補,這樣才方便之後統計股東名單。
第二 停止融券
計算股東名單也需要時間,所以在最後回補日之後,會有一段時間停止融券,這樣才方便統計股票名單。
第三 最後買進日
在這一天,就是最後買進的日子,買進股票的人,都表示你要參與除權息。
第四 除權息交易日
除權息交易日這天就會直接反映在股價上,股票價格會直接扣除除權息的價格,這時候如果市場認為公司未來前景不會,價格可能就會漲回去,這就叫做填權息。
第五 最後過戶日
最後買進日的人股票買進之後,但其實帳戶上的錢並未被扣款,所以還不能確定是否真能確定過戶,所以最後過戶日,就是確定最後買進日那天買進的人是否能夠順利過戶。
第六 停止過戶期間
這段時間雖然一樣可以買賣股票,但是股票並不會過戶,要經過這五天的停止過戶期間之後才會進行過戶。
第七 除權息基準日
這是停止過戶期間的最後一天,這天會統計好所有符合除權息的股東名單,之後要做除權息,就會依照這個名單去執行。
第八 股利發放日
這天會開始發放股利,不過股利有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,通常現金股利會在這一天發放,不過股票股利就要看公司的執行時間了。
參加除權息划算嗎?你可以先算一算
二代健保補充保費
基本上只要你收取的單次股利有超過2萬元,就會有二代健保補充保費。要注意的就是『一檔股票』的『單次』現金股利+股票股利超過2萬元就要交2.11%的健保補充保費。
股利所得稅
從政府的角度來說,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都算是你的所得,所以就要納入你的所得稅。繳所得稅就攸關於你是屬於哪一個級距,這個就需要詳細計算一下。